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实质是 ( )
| A.工人自己劳动成果的全部回报 | B.资本家利润的一部分 | 
| C.生产或再生产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 D.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标志 | 
李嘉图主张不应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 应废除“谷物法”,是因为 ( )
| A.通过对外贸易,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 
| B.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 | 
| C.发展对外贸易对任何国家都带来好处 | 
| D.参与国际分工,从国外进口所有商品,可以减轻本国的生产压力 | 
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了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的三大阶级的收入。他认为,这三大阶级是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的、基本的阶级。在这里,斯密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
| A.纯产品的生产和占有 | B.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 | 
| C.以是否占有利润为标准 | D.以收入的多少为标准 | 
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斯密的上述观点( )
| A.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 
| B.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 
| C.颠倒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 
| D.明确提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 
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上,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斯密的观点 ( )
 ①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②他没有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③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④不懂得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联系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