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怀鑫是上饶市信州区北门乡龙潭村村民,10年前在城里开了家小皮鞋厂。在龙潭村新一届村委会选举的第一轮候选人提名中,廖怀鑫获得了1 724张选票中的740票,以高出第二名180票的最高票成为村委会副主任的候选人之一。为正式选举积极作准备的廖怀鑫很快发现,由于自己长年离村在外开店,有些村民对他知之甚少甚至面生,这便引发了他租辆车宣传自己的举动。廖怀鑫精心制作了介绍自己的广告展板,请来播音员录制竞选词,然后开着宣传车下村巡回展播。廖怀鑫向村民保证:要为村里解决这两年没能完全解决的水、电、路问题;要利用自己办厂的经验发展企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廖怀鑫的举动引来了村民的议论,有赞同的,有不置可否的,也有讥笑的。然而在正式选举前一天的村民代表大会上,廖怀鑫突然宣布退出竞选。失去竞争对手的另一位副主任候选人顺利当选。可这位副主任上任不到三个月即被上级部门宣布任职无效。正是这位副主任,以2万元钱为筹码劝说廖怀鑫“主动”退出了竞选。小小龙潭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上演的贿选闹剧引人深思:村民自治的好戏为何演砸了?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龙潭村村委会换届选举贿选闹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你是龙潭村村民,你对贿选闹剧有何反应和表现?
(3)你认为如何才能解决选举中出现的贿选问题?
2009年暑假,南京市中小学生踊跃参加以“阳光网络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网络文明夏令营活动。某中学高二(1)班5名同学通过走访、听取专家报告、查阅文献、上网等方法参与其中。
在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将陆续在全国中小学和网吧等公共场所计算机上安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软件。 (“绿坝-花季护航”是一款绿色上网过滤软件,软件由“绿坝”(图像过滤软件)与“花季护航”(文字过滤软件两款软件)集合而成,具备拦截色情内容、过滤不良网站等功能。)
(1)有同学认为:“强行安装‘绿坝’做法侵犯了中学生的上网自由。”请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同学们在网上看到许多围绕“阳光网络伴我成长”主题的“网络心语”,如:“网络像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给我营养,给我力量。”
(2)请围绕“阳光网络伴我成长”主题,学写一则网络心语,并从《文化生活》角度阐明其依据。
同学们听取专家报告时了解到,目前,江苏省网民数已突破2400万人,备案网站达26万个,互联网普及率达31.6%。10-19岁的青少年人群是江苏网民的主体力量,占到网民总数的37%,是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群体,也是最易受到不良信息侵害的群体。
(3)请结合《文化生活》学习,就青少年“文明上网、上文明网”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2004年10月,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强调,支持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水电的可持续开发,同时要高度重视水电开发对社会、环境及生态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我国能源紧缺,同时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还不到25%,优先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近年来,我国总结了建国以来水电开发的经验教训,要求水电工程项目的选择和建设,都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相协调,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新的水电工程项目都必须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立项。
(1)从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
(2)结合材料,请你谈谈我过在水电开发中应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1)联系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材料二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
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2)联系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辨题:想象是一切创新的源泉。
在GDP这一概念发明之前,要对经济状况作出评价是困难的,它的确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总量核算的中心指标,它可以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但像其他任何指标一样,GDP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它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了绿色GDP核算的研究。
绿色GDP是在现有GDP基础上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扣除,是一种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由于能揭示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因此克服了GDP固有的缺陷,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说明从GDP指标到绿色GDP核算体系,体现了哲学的哪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