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始全面融入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标志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B.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 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表明
A.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得到了普遍支持 |
B.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国际社会很大的遏制 |
D.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
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清明的表现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布尔什维克》是1927年10月创刊(1932年7月停刊)的,由瞿秋白在国统区主编的第一份秘密机关报。它宣传的内容可能有
①抨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②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理论④公布共产国际的重要决议与指示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北洋军阀将领吴佩孚(1874—1939)曾经填词《满江红·登蓬莱阁》:“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劲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词作于九一八事变以后
②该词中“甲午役,土地削”指的是甲午战败,清政府割地赔款给日本
③该词中充满了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④“甲辰役,主权堕”指的是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的沦陷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从而导致
①下院实际权力的下降②上院实际权力的上升
③内阁的作用越来越大④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