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 B.分割宰相权力 |
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
有学者在总结中国古代政治“皇权的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或机构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朝代是
A.秦朝 | B.唐朝 | C.元朝 | D.清代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该思想家是
A.董仲舒 | B.朱熹 | C.王守仁 | D.李贽 |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他旨在强调科举制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 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
C.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 |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
《春秋繁露卷一·楚庄王第一》日:“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提出天行有常探究客观规律 | B.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 |
C.宣扬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 | D.主张知行合一重建儒家信仰 |
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
A.郡国并行 | B.独尊儒术 | C.察举取士 | D.士族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