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称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期夷习。”……梁启超语: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再看两支船队的对比表,你的感想的集中点是
| |
船队性质 |
经费来源 |
航海目的 |
船队成员 |
扮演角色 |
| 中国方式 |
皇帝特遣船队 |
国库支付 |
宣扬国威 |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
外交使团 |
| 西洋方式 |
私人航海探险队 |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
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和香料 |
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 |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
| A.国力 |
| B.资本积累 |
| C.东西方差别 |
| D.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差别 |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 (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由此可见晋商号大盛魁发展壮大的原因有 ()
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②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
③吃苦耐劳的工作干劲④抱团经营的规模化道路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读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 A.商鞅在①处推行了“军功爵制”,并开辟了“五尺道” |
| B.北魏孝文帝从③处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了“均田制” |
| C.王安石在②处行将兵法,初步改变北宋“积弱”局面 |
| D.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在④处将维新思想发展为政治运动 |
下表是汉、唐、元、清时期编纂的四川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其中,不符合相关时期史实的是()
| 序号 |
地方志 |
朝代 |
目录 |
| A |
《宜宾志》 |
汉朝 |
三公、刺史、太学、犍为郡、瓦子、岁币 |
| B |
《成都志》 |
唐朝 |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科举 |
| C |
《乐山志》 |
元朝 |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
| D |
《绵阳志》 |
清朝 |
内阁、小说、海禁、徽商、军机处 |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周的“秩序井然”,汉的“凝重”,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对应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宗法制 | D.行省制 |
我国学者在研究“全球化与第三世界”问题时,提出了下列不同观点。
| 学者 |
观点 |
出处 |
| 房宁 |
“利益损害说” |
《世界潮流中的国家利益》,载《北京青年报》1996年7月 |
| 俞可平 |
“机遇说” |
《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
| 吴易风 |
“有利有弊说” |
《全球化的二重性》,载《当代思潮》2000年第6期 |
这说明
A.只有“有利有弊说”具有合理性
B.研究视角不同会形成历史观点差异
C.时代不同会制约对历史真相的认识
D.研究者的身份会影响历史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