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首枚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24日18时29分,搭载 “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成功实施“星箭分离”。此次采用了爆炸方式分离星箭,爆炸产生的推力将置于箭首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运行。为了保证在爆炸时卫星不致于由于受到过大冲击力而损坏,分离前关闭火箭发动机,用“星箭分离冲击传感器”测量和控制爆炸作用力,使星箭分离后瞬间火箭仍沿原方向飞行,关于星箭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爆炸,系统总动能增大,总动量增大 |
B.卫星的动量增大,火箭的动量减小,系统动量守恒 |
C.星箭分离后火箭速度越大,系统的总动能越大 |
D.若爆炸作用力持续的时间一定,则星箭分离后火箭速度越小,卫星受到的冲击力越大 |
甲乙两个小球,质量分别为m和4m,从同一地点竖直上抛,上抛时初动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在上升过程的第1秒末,它们的动能分别为Ek甲和Ek乙,势能分别为EP甲和EP乙,则
A. Ek甲>EK乙,EP甲>EP乙;B. Ek甲<EK乙,EP甲>EP乙;
C. Ek甲>EK乙,EP甲<EP乙; D.Ek甲=EK乙,EP甲=EP乙.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15m处同时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时间t物体A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满足条件的是(sin37°=0.6,cos37°=0.8,g=10 m/s2)
A.V1=16 m/s,V2=15 m/s,t=3s. |
B.V1=16 m/s,V2=16 m/s,t=2s. |
C.V1=20 m/s,V2=20 m/s,t=3s. |
D.V1=20 m/s,V2=16 m/s,t=2s. |
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挂一条形磁铁,其中条形磁铁N极的一部分位于未通电的螺线管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将a接电源正极,b接负极,弹簧秤示数减小
②若将a接电源正极,b接负极,弹簧秤示数增大
③若将b接电源正极,a接负极,弹簧秤示数增大
④若将b接电源正极,a接负极,弹簧秤示数减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已发射的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A.0.4 km/s | B.1.8 km/s | C.11 km/s | D.36 km/s |
质量不计的弹簧下端固定一小球。现手持弹簧上端使小球随手在竖直方向上以同样的大小的加速度a(a<g分别向上、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弹簧的伸长分别为x1、x2;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且大小恒定,弹簧的伸长分别为、
。则
A.![]() ![]() |
B.![]() ![]() |
C.![]()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