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冲击,下列做法能取得积极成效的是( )
| A.必须放弃资本主义制度 |
| B.政府不能干预经济,以保证经济自由运行 |
| C.市场不是万能的,国家应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干预 |
| D.实施对内独裁,对外侵略,转嫁经济危机 |
某网站对“公司发月饼该不该缴纳月饼税”进行投票,吸引了16000多位网民参与。其中92%的网民表示不该征收,认为该征收或者不好说的网民各占4%。这表明:
①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②公民的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③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公民可通过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行使监督权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B卷)近年来,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更加紧密 |
| B.强权政治已经推出历史舞台 |
| C.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 D.反对霸权主义已经失去了现实基础 |
(A卷)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负载的大量有害物质能直接进入人体肺部,甚至渗入血液,诱发多种疾病。从2012年起,北京、天津等地环保部门率先开展PM2.5监测,并把监测数据向市民公布。这一做法表明
| A.政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 |
| B.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
| C.政务公开有利于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
| D.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
(B卷)联合国的一份报告说,富国与穷国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现象正在加剧,必须采取措施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以免影响全球稳定。这说明
| A.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时南北发展不平衡 |
| B.贫富差距悬殊是危害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
| C.遏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就能解决和平问题 |
| D.贫富差距过大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
(A卷)“俯身接地气,用心听民意。”近来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新一轮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蓬勃展开。群众反映干部们带来了政策和资金,改善了干群关系;干部们体会到只有“接地气”,才能“有人气”。下基层活动的良好成效体现了我们党
| A.坚持政治领导的领导方式 |
| B.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 |
| C.坚持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 |
| D.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