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和建立时期,“一五”时期末主要经济表现是:①在所有制方面,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对小工业、小商业、手工业合并过多。②在工业管理方面,中央直接管的企业过多,中央直属企业由1953年的2 800个增加到1957年的9 300个。③在财力支配方面,中央支配的比例偏高,地方的财政和企业的奖励基金超额分成比较少。④在计划管理方面,直接计划的比重大大增加。⑤在物资分配方面,集中太多,由国家计委统分的物质1952年为55种,1957年达230种。⑥在劳动工资管理方面,用工形式逐渐向单一化发展,形成“大锅饭”“铁饭碗”的劳动制度。
读完上述料,你有何感想?
应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如何?
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怎样做才能获得经营成功?
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生产经营的?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30分)
材料一:我国“十五”期间劳动力就业形势
每年能安排 的就业岗位 |
城镇每年新 增劳动力 |
国有企业下 岗失业人员 |
现有农村富 余劳动力 |
下岗人员构成 |
|
大龄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员 |
初级和无技术等级人员 |
||||
700—800万个 |
1000万人左右 |
1150万人 |
1.5亿人 |
均占40%左右 |
约占50% |
注: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人员,而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供不应求。
材料二: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促进再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十六大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我国目前怎样的就业形势?(8分)
(2)试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我国为什么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12分)
(3)北京市“再就业明星”王兆兰说“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加上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就没有过不了的难关,关键在于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你认为王兆兰的成功经验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有什么哲学启示。(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