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店自1997年至今拖欠员工256万余元养老保险费和100多万元大病统筹费,按期足额缴纳这些费用是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市劳动监察部门依法对其监察,促使单位补充了费用,维护了职工的利益。20世纪末,中央财政在贵州黄果树等地区投入扶贫资金870万元,使33万多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1989年以来国家投资2亿多元的特殊教育专项拨款,提高盲、聋、弱智儿童入学率。建国以来,国家始终实行对烈军属、复转军人、残疾军人的优待优抚制度。国家还先后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失业保险条例》等系列文件,确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落到实处。
你对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了解?谈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意义。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情况
年份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存款余额(亿元) |
64 332 |
86 911 |
110 690 |
126 190 |
140 000 |
比上年增长(%) |
7.9 |
17.8 |
17.4 |
14 |
11 |
人们常说“存款储蓄,利国利民”。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某啤酒厂是一家国有中型企业,这家曾经在当地红火一时的企业,由于长期经营管理不善,市场日渐萎缩,经济效益逐年下降。自1993年到1996年以来连年亏损,到1996年末资产负债率高达152%,累计亏损2 288万元。
2005年初,该啤酒厂被一家优势企业兼并,当年实现减亏582万元,上缴税金1 200万元,各项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材料二:某钢铁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从80年代末开始坚持以科技效益型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技改和科技成果,完成了技改投资30亿元,科研投入2.91亿元。公司还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公司劳动生产率达到世界一流,固定资产达500
多亿元,名列国有企业500强,具有较强的生存和竞争实力。
(1)材料一、二各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2)结合材料说明企业怎样才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6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金融风险。引导金融企业优化信贷结构,改进金融服务,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要,增加对中小企业和农村的贷款,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
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把稳健的货币政策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
(2)利用经济知识分析说明银行在实施上述政策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材料: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没有利润,设备就不能更新,规模就不能扩大。因此,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什么叫提高经济效益?(2)为什么要提高经济效益?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指出: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始终坚持突出重点、扶优限劣的原则,既要支持,又要限制,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中小企业,鼓励商业银行优先支持;相反,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小而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中小企业,要限制或禁止贷款。同时特别指出,对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律不得给予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
(1)从上述材料看,中国人民银行发挥了什么职能?
(2)结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意见》的要求,说明商业银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