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统一和美国南北战争,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A.都是最终通过武力手段实现了统一 | B.都为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
C.统一前都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 | D.都驱除了外来势力的干涉 |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
A.礼仪与政治分离 | B.从人治到法治 |
C.国家管理制度化 | D.为民主政治奠基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 B.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 |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 D.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 B.君主集权加强 |
C.内阁取代六部 | D.首辅权力失控 |
“它形成了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通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用明显。”文中的“它”是指( )
A.太学 | B.书院 | C.察举制 | D.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