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领导干部不管处于什么领导岗位,任何时候脑子里都要有人民群众。我们的政治,离不开人民群众,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的最大、最重要的政治。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受价值观的影响 |
B.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
C.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在课堂上,老师总结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你认为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居民收入的增长 | B.食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 |
C.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 | D.外汇储备的增加 |
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8.1%。那么,一般来说( )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
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
D.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
读下图“某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2年前5个月)。据此回答题。在消费项目中,完全属于劳务消费的是( )
①交通和通信支出 ②文化娱乐服务支出 ③衣着支出 ④团体旅游支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从该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人们对生存资料消费越来越不重视 |
B.人们更加注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 |
C.社会稳定是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 |
D.人们的收入差距日益缩小 |
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大中城市的调查显示,中国家庭子女教育支出比重占家庭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教育已成为家庭消费的热点。按照消费目的分类,接受教育属于( )
A.精神文化生活消费 | B.脑力劳务消费 |
C.发展资料消费 | D.享受资料消费 |
某优质大米在我国市场上每公斤售价近100元,约为普通大米价格的20倍。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销售状况依然良好。这体现了( )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 B.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
C.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 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