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03年,中国创造的GDP不足全球的4%,但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
材料二  2006年3月5日新华社报道,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报告和审查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均把单位GDP能耗指标列入在内,要求将我国单位能耗今年降低4%左右,未来5年内降低20%左右,这是我国首次将能耗指标列入国家发展目标。
请运用科学思维常识知识分析“我国首次将能耗指标列入国家发展目标”的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8年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波幅今后将进一步加大。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7”,以6.9920改写了汇改以来的新高纪录。在全球关注的目光中,人民币汇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6时代”。以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而2008年以来短短的3个多月中,人民币汇率升幅也达到4.27%。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外汇市场上,当前我国外汇汇率的变动情况是什么?
(2)简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有何影响?

福建某中学学生小王在2008年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被东北某名牌大学录取,学费及各种费用上万元。准备出发时听同学说,近几年在火车上发生过多起学费被盗的情况,如何带好学费成为她的一大心病,为此她烦恼不已。
请你帮小王想想办法,并说明理由。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是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围绕“生态文明”某校高二(2)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分组探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本校同学及家长中展开调查,发现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盒和塑料袋的现象非常普遍,全校一次性食具的月使用量超过10000只,每个家庭塑料袋的月使用量达150个以上。 一次性塑料盒、塑料袋制作危害臭氧层;装食物危害人体健康;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1)通过本次调查,同学们认识到白色污染与人们的消费观念密切相关。请你谈谈在抵制白色污染的过程中,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这种消费观的核心是什么?
第二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获悉国务院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该项规定一出台便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
(2)请你探究该决定对生活、生产产生的影响。
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同学们深深感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学们建议学生会组织一次主题为“绿色消费校园行动”宣传活动。
(3)请你为此次宣传活动设计一个活动实施方案。

2007年7月,江苏乃至全国的猪肉价格继5月中旬之后,再次大幅度增长,增幅达到两位教”7月17日,南京市场上精瘦肉和去骨腿肉的价格,每斤分别为12.5元和11.5元。猪肉价格的不断攀升,对牛肉、羊肉、鸡蛋的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已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针对猪肉价格的上涨,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派出100多人到全国各生猪主要产区采购调运生猪,保证每天市场供应生猪4000头左右。同时规定猪肉经营单位不得囤积居奇,小刀手不得哄抬肉价。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猪肉价格的不断攀升对牛肉、羊肉、鸡蛋的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2)猪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对生猪养殖企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指明了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尤其是强调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进一步突出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企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是企业经营成菌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回去不断加强,企业在我国研究与开发投入中的比重已超过60%,涌现出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据此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2)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了突出位置。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