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确定的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的具体安排,如下表(单位:亿元)
项目 |
保障性安居工程 |
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 |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 |
生态环境 |
自主创新结构调整 |
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 |
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 |
投入 |
2800 |
3700 |
400 |
3500 |
1600 |
10000 |
18000 |
其中积累资金为 亿元。
A.39600 | B.38000 | C.36800 | D.36100 |
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③“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正确的是
①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是通过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出来的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
D.坚持文化的包客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
清代魏源写过一首诗来形容珠江文化的二重奏:“濠镜羊城水气氲,华夷估舶(注:估舶意为商船)自成群。门前潮汐家家海,檐际榕棉寺寺云。”这说明珠江文化 ( )
A.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文化交融而成的 |
B.带着自己明显的区域特征,与其它区域文化完全不同 |
C.是珠江人在珠江地区创造的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D.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征 |
有位教授用三首诗词来形容三大江的文化特色。黄河文化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长江文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珠江文化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共此时”三字就体现了珠江文化的包容性与共时性。上述材料表明 ( )
A.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 B.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 |
C.文化有地域之别,无先进与落后之分 | D.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