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的。”这句话从本质上揭示了德国
A.经济基础薄弱 | B.军国主义根深蒂固 |
C.钢铁工业发达 | D.普鲁士地位特殊 |
张其昀《中华民国史纲》记载:“(民国)二十七年三月间,总统明确作战方略,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上持久之胜利,尤以积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为要。”对此记载的正确解读是()
A.“二十七年”是1937年 | B.“总统”是指蒋介石 |
C.“以空间换时间”是战略失误 | D.“积小胜成大胜”难以实现 |
有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中“第一次巨变”当指()
A.由半殖民地走向民族独立 | B.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
C.由愚昧走向科学 | D.由封闭走向开放 |
《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愿望,反映出太平天国的理想境界是()
A.民主 | B.平等 |
C.自由 | D.独立 |
下列对于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国共合作 |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 |
C.美国和苏联的帮助 |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
A.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 B.对研究日本侵华战争有一定价值 |
C.是研究卢沟桥事变的珍贵素材 | D.是别有用心的人伪造的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