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民网载文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日益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但与
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危害;一些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上述道理的理解。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下表的数据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演变状况。
单位:%

年份
1989
1992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1
2003
GDP增长率
就业增长率
就业弹性系数
4.1
1.83
0.446
14.2
1.01
0.071
10.5
0.90
0.086
9.6
1.30
0.135
8.8
1.26
0.143
7.8
1.17
0.150
7.1
1.07
0.151
8.0
0.98
0.123
7.5
1.30
0.173
8.0
0.98
0.123
7.8
0.90
0.115

*就业弹性系数指就业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值。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没有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速度。
(2)当前为了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回答: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请结合材料,辨折这一观点。

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