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限制酶切割某DNA分子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
A.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 |
B.CTTAAG,切点在G和A之间 |
C.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
D.GAATTC,切点在C和T之间 |
下列为卵巢中一些细胞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甲→丙→乙→丁 |
B.若乙含基因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 |
C.与乙相比丁细胞染色体数减半,所以它一定为卵细胞 |
D.甲、乙、丙、丁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2、1、1 |
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或其原理与之有关的是
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A.①④⑤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⑤ |
据图所示,与之有关的酶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切断a处 |
B.DNA连接酶可以连接a处 |
C.解旋酶可以使b处解开 |
D.DNA聚合酶可以连接c处 |
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核糖体,②是tRNA,③是mRNA |
B.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 |
C.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至少含有360个碱基 |
D.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翻译过程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