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分析完成有关人类环境的问题。
图2
(1)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与结构图中的方框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的统一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对立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统一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从的关系 |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根据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 千米。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和环境效益。
、图甲是我国北方地区某县种植业播种面积变化,乙图是该县种植产值结构变化,两图中A代表1998年情况,B代表2007年情况。目前,该县已成为我国最大蔬菜出口县之一。据此分析下列各题。
(1)根据农作物的情况判断,该县可能位于我国的()
A.辽东半岛 | B.山东半岛 | C.南疆地区 | D.三江平原 |
(2)2006年与1998年相比,该县农业结构有什么变化?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3)该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哪些积极的意义?该地还可因地制宜采取哪些积极措施,既不危害环境,又能继续增加农民收入?
.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区相关气候资料(见下表)
气温(℃) |
降水(mm) |
|||
1月 |
7月 |
1月 |
7月 |
全年 |
5.5 |
28 |
50 |
175 |
1450 |
(1)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图中①②③处将要布局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和蔬菜.畜禽业,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粮食种植业应安排在_______________;蔬菜.畜禽业应安排在_______________;果树栽培业应安排在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2)图中甲坡植被受到破坏成为荒坡后,则对其合理整治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种草放牧山羊 | B.修梯田,种甜菜 |
C.种植喜阳林木 | D.种植香蕉等热带水果 |
(3)在城镇周围准备建水泥厂和食品厂,根据工业布局的有关原则,(在图中⑤~⑧四地中选择),水泥厂应建在____,理由是_ ;食品厂应建在____ ,理由是_____。
(4)若要在该地建一小型水电站,请你选取一个合适地点,用图例符号画在图中适当位置,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C点的地理坐标为。
(2)A在B的方向;从A至B,其最近航向为。
(3)BC间的最短距离为。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例如,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相应变化,直到达到如下平衡:P×G=C×Y[P-人口总量;G -人均粮食年需求量;C-粮食播种面积;Y-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
材料二读左图: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
(1)在人口增长条件下,满足粮食需求的两种途径是_____和 ________。
(2)现实中,材料一显示的人地关系是难以达到平衡的(P×G≠C×Y),下面三种情况中,最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是 (填序号),原因是 。
① P×G-C×Y>0② P×G-C×Y=0③ P×G-C×Y<0
|
(3)材料二显示,人们主要通过 . 两种措施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但由此可能分别带来的问题是 . 。
(4)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除材料中所提到的措施外,今后更需要大力发展 (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