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5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七个“一号文件”。
材料二: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业增收。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挖掘农业内部潜力,促进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
运用有关哲学常识说明党中央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刘少奇同志指出:“我们改造世界,不能离开现实,不能不顾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我们要正视现实、改造现实,逐步地达到我们的理想。”
(1)上面的话体现了人生观方面的什么道理?
(2)这一道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背景材料:“嫦娥奔月”“天堑变通途”“小康社会”等,这些人们千百年来的梦想,在今天都变成了现实。
辨题:今天的理想必定能成为明天的现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人”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十一五规划指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
辨题: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材料一:载人航天,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神一”到“神六”,每一次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试验都有新的收获。越是伟大的工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越多。在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之后,我国圆满完成“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神六“多人多天”飞行成功,无疑为下一步的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坚实的基础。预计在2007年左右实现航天员出舱和在太空行走。2009年至2012年,我们要完成发射目标飞行器,在空间轨道上实施飞行器的空间轨道交会对接技术,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将探测月球,甚至火星等更遥远的星体。
材料二:一位航天人说:“我在中学读书时就立志投身航天事业,至今无怨无悔!”还有航天人说:“我们团队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科学求实.勇于登攀.团结协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2)请运用人生观知识,分析航天人的话对我们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