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中美两国科技创新能力对比

 
研发经费(亿美元)
研发经费在GDP中的比例(%)
科研论文被应用次数(次)
发明专利数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
对外技术依存度(%)
中国
180(2003年)
1.32(2003年)
2.78
1.8
50
美国
2922(2002年)
2.82(2002年)
12.23
约50
5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用矛盾分析法观点说明“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的道理。(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blob.png

1.根据表,指出甲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点。
2.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废除人民公社,确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1978乃约有2.5亿,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

1.根据表2描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农业,根据所学经济学知识,提出发展农业的有效经济措施。
3.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党的宗旨出发解决农民脱贫致富问题的。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改革发展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

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新世纪第二个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始终在中共政治局常委的领导下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制定落实“十一五”规划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8月,胡锦涛总书记深入河南、江西、湖北三省的农村、企业、社区,就“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调研,并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全国政协举行专题协会,就“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
材料二:2009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参加审议,积极提出建议,使会议的成果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愿。经过仔细研究和认真修改后,会议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出席十一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的2000多名政协委员们认真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展开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有份量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1)材料一中“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形成过程表明了我国实行什么基本政治制度?是如何体现的?
(2)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5分,每点5分)

材料一: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七五”打砸抢烧事件的事实证明,这是热比亚集团有预谋精心策划的,旨在破坏社会稳定,分裂祖国,制造国际影响,属于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我国政府依法对此进行了平息,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材料二:面对热比亚集团分裂祖国的图谋,面对一些西方媒体歪曲事实的报道,面对“疆独”分子破坏的行径,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如海啸般迸发。中国青年出于对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和一些政客敌视中国,支持“疆独”的行径,进行了坚决的反击、抵制和抗议。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体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政府依法平息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的政治学依据。(15分)
(2)运用公民和国家关系的知识,评析中国青年的行为,并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1522万辆,比2006年底净增373万辆,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幅。汽车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广,能带动钢铁、机械、电子、橡胶、玻璃等行业的发展,将使得汽车销售、维修、金融等汽车服务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吸引庞大的社会资金并产生大批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它的发展要求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可对高科技行业起较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尽管大量汽车进入家庭改善了老百姓的出行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机动车污染已上升为我国城市大气和噪声的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中不仅排放温室气体,还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不但污染环境,而且还对人体产生损害。
材料三: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008年12月5日公布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改革方案将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决定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附加费等6项收费,并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价格的前提下,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这将有利于企业加快结构调整,鼓励企业节能减排;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建立规范的税费体制;促进公平负担,依法筹措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
(1)结合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家用汽车消费增长有什么经济意义?(5分)
(2)运用哲学的有关知识,应该如何解决材料二存在的问题?(6分)
(3)结合材料二、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进行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依据。(5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