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在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基础上,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左右。而要做到这一点,依靠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和资源消耗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引导人们自觉地往这个方向上走。
材料二:在传统的政府管制下,我国石油、电、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构成很不合理,因为没有包括生产活动所引起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治理成本,价格普遍偏低。由于资源价格改革在客观上会增加居民的经济负担,提价的同时国家可能启动对低收入居民的补贴机制,避免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辨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要积极稳妥地推行资源价格改革的哲学依据。
曾几何时,手机还是一种时尚的象征。如今,它已成为甚至连中小学生都拥有的普通的通讯工具。1990年,中国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2002年7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达1.8亿户。到2005年末,中国内地移动电话用户再翻一番。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也蜂拥而上,我国出现了巨大的手机供应市场。手机经销商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使手机价格大幅下滑,我们熟悉的同种品牌的手机从几千元的价格降到了千元以下。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道理,分析手机降价的原因。
“我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运用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认识。
2006年6月30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指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解放思想的模范、落实第一要务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开拓创新的模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从实践的角度说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准确返回并成功着陆之后,“神舟”七号正在研制,中国“嫦娥一号”2007年实现绕月飞行……对神秘宇宙的探索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与追求。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实验室;多少人拼搏在前台,奉献在幕后……
上述材料反映了本节所学的什么哲学道理?这给我们青年学生什么样的启示?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
材料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