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为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至1979年,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的资金均为4500亿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50年为39%,1979年为5.5%,2005年降至0.05%。近年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逐渐增加,2005年达到2975亿元,我国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为此,全国人大决定从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我国农业税从征收到取消的过程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表现在
①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坚持了全面地看问题 ③坚持了发展地看问题 ④促使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一般来说,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值(Q=消费/储蓄)随着对未来收入预期(P)、通货膨胀率(T)、社会保障水平(E)、利率(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未能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在国际市场上,如果国际市场某商品单价从5美元涨到8美元,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 那么该商品价格__;如果同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再从8:1变为7:1,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用人民币购买该商品, 那么该商品价格__。()
A.上涨了30% 下降了16% | B.上涨60%、上涨了40% |
C.上涨了62.5% 下降了25% | D.上涨了40% 上涨了60% |
近年来,在城市建设方面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盲目追求大草坪、宽马路、大广场,热衷于规模宏大的造城运动。回答以下3题。越来越多的人感叹: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城市变得越来越相像,那种具有自己历史和文化痕迹的城市越来越少
。这种看法强调
A.事物的共性比个性重要 | B.事物的个性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
C.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D.个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丰富多彩的原因 |
“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 B.⑧④ | C.①⑧ | D.②④ |
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
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
,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
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时,人们常说:“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这句话强调的是
①金奖、银奖,并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②获得夸奖和口碑,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价值选择,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肖志国由一个儿时捕捉萤火虫、怀揣无限遐想的孩子,历经求学苦读、艰辛探索,研发出第一代性能稳定的蓄光型自发光材料,成为发光材料专家。他的发明被誉为世界自发光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现实是理想的必然结果 | B.现实是理想的发展方向 |
C.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 | D.理想在奋斗中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