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材料中的观点与斯密的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  )。

A.认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
B.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
C.认为市场能及时、灵敏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
D.认为分工的发展受交换范围(市场大小)的限制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3月15日,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在广州蓓蕾剧院开幕,包括《西游记》在内的21台剧目从全国各地精心选出参演。但孩子们的评价是“《西游记》都看了几百遍了,我要看哈里·波特”。这表明

A.我们的古老文明已经完全失去竞争力 B.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使其不适应现代文明
C.我们的文化需要与时俱进 D.传统文化具有局限性,不容易为世界所接受

影片《江北好人》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以苏北方言为主要对白的优秀国产影片。片中没有坏人,只有好人,这部戏似乎没有矛盾冲突,而这又恰恰是剧作上的大忌。于是编剧就用“误会法”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整部戏剧剧情紧凑、高潮迭起,特别好看。这告诉我们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继承
C.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D.文化创新是文化实践的源泉和动力

“送您一支鲜花,请把火种留下。”时值清明节,许多地方的市民以鲜花和植树等文明祭奠方式,取代了上坟烧纸、烧香等陈规陋习。各地政府表示应大力倡导文明祭祀,让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这说明

A.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B.传统习俗是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C.陈规陋习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文化 D.文化创新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008年7月底到8月初,于丹首次在美国演讲,她以现代思维解读中华传统经典,以苏轼的“此心安处是我乡”来慰藉海外华人“根”的情结,以孔子的思想“老者安之”来解释华人的孝养之心,引起海外游子的内心共鸣,掀起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热潮。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习俗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④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