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地形略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是288米。回答下题
1.图中P Q 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2.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为()
A. | 300 米 | B. | 400米 | C. | 500米 | D. | 600米 |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A.人口的老龄化 | B.婚姻家庭 | C.政治因素 | D.经济因素 |
图中甲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数量比较大,其原因是
A.随父母迁移 | B.战乱影响 | C.就业需要 | D.自然灾害 |
人口红利期,一国工作年龄人口占比高,储蓄意愿高,因此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利率)低廉,推动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上涨;而当人口结构进入拐点,工作年龄人口占比萎缩,储蓄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迅速上升,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均面临下调压力。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人口结构进入拐点,自此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都会开始下滑。与日本相比,中国工作年龄人口占比拐点将晚于日本多少年出现
A.5年 | B.l0年 | C.25年 | D.35年 |
到2040年,图示国家中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日本 | B.美国 | C.印度 | D.中国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数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 B.人口死亡率低 | C.原有人口基数小 | D.人口大量迁入 |
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 B.劳动力就业压力增大 |
C.社会劳动力不足 | D.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
最近我国决定在部分城市率先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即在现有汽油中混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可以降低汽油的消耗,节省外汇。据此回答下题。
使用乙醇代替汽油所产生的影响是
A.降低大气环境污染 | B.推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
C.延长汽车的使用时间 | D.加快我国乙醇工业的发展 |
读下图,某城市规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