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请回答:
(1)新时期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新时期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材料一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构成情况(单位:元)
年份 |
种粮收入 |
乡镇企业收入 |
外出务工收入 |
其它收入 |
2006 |
410 |
688 |
1030 |
338 |
2007 |
400 |
718 |
1150 |
352 |
注:农民年收入仅够购买不断涨价的种子、肥料和燃料,而医药费和子女的学杂费等根本无法解决。(材料数据为对我国农村部分地区抽样调查结果。)
材料二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
年份 |
城镇 |
农村 |
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比 |
2002 |
7703 |
2476 |
3.1:1 |
2003 |
8396 |
2622 |
3.2:1 |
2007 |
13786 |
4140 |
3.33∶1 |
注:城乡收入差距比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为3.0:1。
材料三2008年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联系材料三,说明国家为什么要重视这一问题的解决?
(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007年8月1日,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开始施行。作为通过“准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平台,该条例既能保护、规范人民群众行使纠错申请权,又能够通过行政机关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这对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请谈谈对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实施的认识。
2007年6月24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依法规范信访秩序。要完善信访诉求表达方式,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信访权利,对群众来访要坚持文明热情接待,对群众来信要认真负责办理,坚决纠正限制和干涉群众正常信访活动的错误做法,确保信访渠道畅通。《意见》还指出,对信访活动中少数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
上述规定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何启示?
山东省政府按照《对外贸易法》和中央的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意见》等规定,制定和完善了为对外开放服务的具体措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完善各级行政许可服务中心,营造公正透明的行政环境,优化全方位的服务环境,为各类企业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山东省政府在对外开放服务过程中是如何行使权力的?
某市政府在其门户网站新近开设了一个“政府规章草案民意征询平台”,设有公告内容、草案全文、背景介绍、公众意见与建议、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等栏目。对草案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0天,对涉及利益冲突或者分歧意见较大的规章,还要举行立法听证会。该平台设立以来,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市民纷纷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很多建议被采纲,有效推动了政府工作。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现象?
(2)谈谈开设该“平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