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其“挽救”途径主要是
A.实行财政改革,抑制通货膨胀 | B.实行社会福利措施,缓和阶级矛盾 |
C.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 D.维护民主,避免走向法西斯专政 |
廖凤林在《中国通史要略》中说:“盖战国之世,平民已代贵族而执政,草泽之徒,易生觊觎富贵之思。史称项羽年少时,观秦始皇帝渡浙江,曰,彼可取而代也。刘邦繇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为解决这种现象,西汉政府
A.分封同姓为王,确保刘姓江山 |
B.察举征辟,扩大选官范围 |
C.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郡国长官 |
D.确定新儒学思想主流地位 |
唐朝女皇武则天曾想立自己的侄子武三思为太子,遭到大臣狄仁杰和王方庆的反对,其理由是:“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武则天经过审慎思考后立李显为太子。上述材料表明武则天
A.沿袭了嫡长子继承制这一传统 |
B.重视家族血缘关系 |
C.遵循了“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 |
D.重视祭祀祖先观念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获得了惊人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B.经济体制的调整创新 |
C.凯恩斯主义广泛应用 | D.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 |
对下表数据信息的解读,准确的是()
工业生产增长(与1870年相比)倍数 |
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
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 |
||||
国家 |
英 |
德 |
英 |
德 |
英 |
德 |
1913年 |
1.3 |
4.6 |
14% |
16% |
15% |
13% |
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推动了英德贸易的发展
B.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德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殖民地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D.德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9世纪晚期,英国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而下院只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首相和内阁对下院议会党团的控制大为加强,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反映出()
A.议会丧失了立法权 | B.内阁权力显著膨胀 |
C.议会改革增设机构 | D.内阁成为议会附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