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从产生到发展的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了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行轨迹探索》
材料二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战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
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
——《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虽然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的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
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二十多万人。
——《大循环》
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
(1)说明为什么18世纪英国会成为领先世界的大国?
(2)为什么19世纪末,英国会沦为二流国家?
(3)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的主要因素。为什么?
(4)从美国的崛起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们通过中央电视台及时快捷地知道了胡主席访日、汶川地震、2008北京残奥会等资讯,这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功能

A.娱乐性 B.艺术鉴赏性 C.普及科学知识 D.新闻性

在19世纪中期,英国人在中国开了第一家西餐馆,它最可能首先出现在:

A.重庆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耕出现在春秋时期 B.明清时期出现了曲辕犁
C.汉代出现了二牛抬杠的耦犁 D.东汉时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

假如你生活在1910年的福州,要到厦门观光,为了方便和实惠,你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A.火车 B.飞机 C.轮船 D.自行车

晚清重臣翁同龢在日记中描述著名买办徐润的花园时说:“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里的“夷气”主要是指

A.陈设带有西洋风格 B.全部供外国富商居住
C.园中皆为木式家具 D.招聘欧洲建筑师施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