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从认识论角度说明为什么要重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013年10月31日《扬州日报》一篇“宝应救人英雄不幸身亡”报道引强烈反响,上百名村民自发吊唁张志成同志。他托举生命,十年救下四位落水者。这说明()
A.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品质更崇高 | 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 D.必须把他人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
对于张志成同志英勇救人的事迹,网友评论也很多。有人认为值得,应该大力提倡;有人认为不值得,不宜提倡。网民的这一争论表明()
A.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应看其物质贡献 |
B.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
C.价值观是人生的积极向导,引导人们寻找人生真谛 |
D.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
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
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
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国有化”后,中国掀起了抵制日货的浪潮,个别地方出现了打砸日货的不理智行为。一些媒体指出,爱国和害国只有一步之遥,给力和暴力只是一字之差,这体现了
A.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 D.矛盾具有特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