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钦命福建巡抚部大中丞徐继畲所著《瀛寰志略》中有这么一段话:“(此公)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为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礼,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其为称首哉!”徐继畲所指的这个人物是谁:
| A.华盛顿 | B.杰佛逊 | C.林肯 | D.罗斯福 |
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
|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
|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
|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
巴黎和会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与《四国条约》同意互相尊重各方在太平洋“岛屿领地”上的权利,实际上是
| A.维护和尊重殖民地的主权 |
| B.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
| C.最大限度宰割战败国 |
| D.尽可能地维护殖民利益 |
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做出的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
| A.倡导建立国际联盟 |
| B.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 |
| C.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
| D.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西方一评论家曾经这样评价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
|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
|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
|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国同盟正式形成②英俄签订协约③英法签订协约④萨拉热窝事件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③①②④ | D.③①④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