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结构中。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它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科研人员已成功地将一个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了树突状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B.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将可能用于治疗癌症![]() |
C.树突状细胞与浆细胞一样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 |
D.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识别病原体 |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髙 |
B.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
C.激素发挥作用后灭活,需不断产生 |
D.若靶细胞为肌细胞,则激素刺激可促使糖原分解 |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只需要血液运输,不需要进入组织液 |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范围广,所以体液调节是人体的主要调节方式 |
C.某些化学物质随体液运输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
D.单细胞生物不只有体液调节 |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 |
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现象 |
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
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
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A.1/2 | B.1/4 | C.1/6 | D.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