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不能用动物细胞培养,无法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制造疫苗。自1979 年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DNA测序完成后,已知病毒的核心蛋白和表面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下列是应用生物工程生产乙肝疫苗的示意图,请指出有关问题的不正确选项( )
A.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也达到了定向改造细菌的目的 |
B.用于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为核心蛋白编码 |
C.用于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为表面抗原蛋白编码![]() |
D.在②过程中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
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
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主动吸收Si需要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
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
人的线粒体基因突变所致疾病的遗传特点是
A.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男性和女性中均可表现 |
B.基因控制,但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男性和女性中均可表现 |
C.突变的基因属于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只在女性中表现 |
D.突变的基因属于细胞质遗传,后代一定不出现性状分离 |
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后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物质 |
B.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更容易发生差错 |
C.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配子 |
D.更容易产生新的基因型 |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 |
跳虫类 |
蜱螨类 |
线蚓类 |
线虫类 |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
有机肥田 |
10 |
167 |
38 |
30 |
40 |
120 |
19 |
339 |
化肥田 |
4 |
79 |
16 |
41 |
18 |
32 |
7 |
52 |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