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华阳国志》。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隋大运河 D.会通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经历了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出的显著变化有
①中国革命的性质
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
④中共的中心任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甲午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阅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状况的结论是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3.1
28.0
34.1
53.6
62.0
63.0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
②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
④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落后的重要根源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其中有
①旗袍②中山装③京剧④上海南京路上的石库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指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此信写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内战后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重庆谈判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