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 A.中国开始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 C.白银外流,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
| D.直接导致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
| A.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 |
| B.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
| C.商贸中心转移至地中海沿岸 |
| D.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 |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
|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
|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
1949年9月,周恩来说:“我们对它不得不更加谨慎。首先要扩大参加政协的成分、单位和名额”,“总之,决定全部代表人选是根据了人民民主革命的原则……使这次政治协商会议成为集中代表全国人民力量的大会”。该言论的主旨是
| A.扩展政协代表的广泛性 |
| B.尽可能增加政协的名额 |
| C.继续强化政协的革命性 |
| D.呼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 A.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 |
|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 |
|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 |
下表为《近代中国女工比例与行业表》,推动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有
| 时间 |
产业女工人数 |
占总产业工人比例 |
行业 |
| 1920年 |
16.7万 |
40.5% |
集中在缫丝、纺织、烟草、火柴等行业 |
| 1930年 |
37.4万 |
31.7% |
|
| 1933年 |
24.3万 |
48.7% |
①传统男耕女织经济模式开始瓦解,妇女成为自由劳动力
②国民政府能重视经济发展,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③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推行,提升了妇女劳动能力
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