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读图5,完成1-2题:

1.在图中Ⅰ期,南下进攻的民族是()
| A. |
山戎 |
B. |
匈奴 |
C. |
突厥 |
D. |
回纥 |
2.在图中Ⅱ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
B. |
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
C. |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 |
D. |
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 ……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 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 ……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这伟大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肩上。” 这首流唱于20世纪前期某一时期的著名军歌主要是指哪支军队
| A.工农红军 | B.新四军 |
| C.八路军 | D.解放军 |
从近年来俄罗斯陆续公布的有关档案资料来看,1923年至1927年期间,为讨论中国革命问题,联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了122次会议,作出了738个决定,事无巨细地指导中国大革命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这说明
| A.大革命胜利与俄国的正确领导相关 | B.苏联关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
| C.当时的中国革命受苏联的影响很大 | D.中国共产党完全听命于苏联 |
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划线部分应该是
| A.辛亥革命 |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 C.国民大革命 | D.抗日战争 |
下图中,序号④指代的历史事件是 
| A.保路运动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 C.清帝退位 | 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