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出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
1500—1599年 |
1600—1700年 |
1701—1800年 |
| 葡萄牙 |
705艘 |
371艘 |
196艘 |
| 荷兰 |
65艘 |
1770艘 |
2950艘 |
| 英格兰 |
— |
811 |
1861艘 |
| 欧洲合计 |
770艘 |
3161艘 |
6661艘 |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 A.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
|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
|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开辟新航路 |
|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 |
新文化运动中,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两方面都显示其重要意义的是
| A.《敬告青年》 | B.《狂人日记》 | C.《文学改良刍议》 | D.《文学革命论》 |
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在政治上实行
| A.人民民主制 | B.君主立宪制 |
| C.苏维埃体制 | D.民主共和制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地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这里所说的“第一期”,指的是
| A.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 | B.曾国藩等发起的洋务运动 |
| C.张謇“实业救国” | D.康有为等发起的维新变法 |
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和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精神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
| A.《三国演义》 | B.《水浒传》 | C.《西游记》 | D.《红楼梦》 |
杜甫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形成这种诗歌风格的社会根源在于
| A.科举制度助长了吟诗的风气 |
| B.现实动荡影响了创作风格 |
| C.史学出现了用诗歌写作的倾向 |
| D.西方民主思想渗透到文艺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