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段话有两个句子与上下文不连贯,写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①五月的草原像是一幅令人神往的图画,②茸茸的绿草直达天际,③大地像是被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绒毯,④各种颜色的花朵点缀在这绿绒毯上,⑤显得更加缤纷炫目。⑥草,竟也能形成如此瑰丽的壮观!
(1) 句改为 ;
(2) 句改为 。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庄公寤生(寤,通“牾”,逆、倒着)
B姜氏欲之,焉辟害 (焉,通“鄢”,哪里)
C姜氏何厌之有 (厌,同“餍”,满足)
D无庸,将自及(庸,同“用” 帅:同“率” )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本:树木的根 |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鄙陋、鄙俗 |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士兵 |
D.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致:使得 |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翁,通“工”)
B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徵(徵,通“征”,征召)
C历亭鄣堡戍(鄣,同“障”,阻碍)
D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同“悯”,忧伤,多指疾病死丧)
B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动词,打破)
C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嗛,通“慊”)
D太尉判状,辞甚巽(状,通“壮”)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张良出,要项伯(要,同“邀”,邀请)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定)
D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