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资料三: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资料四:
(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西宁形成和发展成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位于河谷、地形平坦 | B.河流供水充足 | C.政治中心 | D.历史悠久 E.交通要道 |
(4)根据资料四,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_______(大、小)。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承载力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5)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马孙河中游水量的季节变化。
材料二亚马孙河水系图。
(1)为什么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次年6月,最高洪水期在3~6月?
(2)A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燃料乙醇,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使用燃料乙醇的轿车。该国燃料乙醇消费从2008年开始超过汽油消费量,燃料乙醇已成为该国私家车的主要燃料。试分析A国燃料乙醇发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
(3)B城市是某国家首都,人口500多万,其气候特征是怎样的?该城市水源主要来自哪里?
该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4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
读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区城镇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2)亚马孙横贯公路全长达________多千米,从________横跨亚马孙地区,一直延伸到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对亚马孙雨林产生的影响。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和世界海陆分布图的局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___,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C所在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终年在C风带控制下形成________气候。
(3)B、C之间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在该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E处为________气候。
(4)甲、乙两图中表示北半球冬季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5)当D处受C带控制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 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发射。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还在海南文昌建设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
(1)请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3)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