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要获得成功,一定要经过失败和艰辛 |
B.新事物的成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C.共性与个性相互转化 |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下列不能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的有()
A.唇亡齿寒 |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D.刻舟求剑 |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
2013年12月4日,加拿大一个科学家小组称,他们已经研制出迄今为止最接近真实大脑的机能大脑模型。这个利用超级电脑运行的模拟大脑拥有的一个数码眼睛,可以用来进行视觉输入,它的机械臂能绘制出它对视觉输入做出的反应。这个模拟大脑非常先进,它甚至能通过IQ(智商)测试的基本测试。可见()
A.模拟大脑是人意识的源泉 | B.意识并非都是人脑的机能 |
C.模拟大脑只是人脑的延伸 |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莫言获奖后对凤凰卫视表示:同样一部小说,张二认为是黄金,李四认为是马粪,不能说是马粪的人就不对。所以谁说谁有多了不起,谁说谁多差,根本就没有必要较真。评判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样,而是找这个作家的书读一两本,你自己就会得出结论。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对认识对象的创新
④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