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战栗 凭心而论 众口铄金 心有灵犀一点通 |
B.溜达 门可罗雀 原形毕露 置之死地而后生 |
C.纰漏 贻笑大方 恼羞成怒 冒天下之大不韪 |
D.吞噬 重整旗鼓 共商国是 一年之计在于春 |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横行/横暴不法落空/失魂落魄薄饼/厚此薄彼 |
B.蹊跷/独辟蹊径拮据/据为己有强迫/强颜欢笑 |
C.着落/不着边际薄荷/荷枪实弹供需/供不应求 |
D.行款/道行很深伺候/伺机而动累赘/累及无辜 |
下列对孔子教学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认为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
B.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指出,每个人先天的禀赋是很相近的,但是每个人的习染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后天学习成效有很大差异的缘故。这句话等于宣告教育不仅对人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关键作用,而且对人的心理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个人道德素养有关,并且按内驱力的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乐学、想学、好学。其中“想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孔子的这一发现是对教育心理学的极大贡献。 |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出现这两种矛盾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语文课文之中,就在师生们共同的品味体验之中,就在我们用心发现和呵护的情境之中。 |
B.虽然我很喜欢这门语文学科,却不喜欢李老师的教学方法;她每堂课都在那里“一言堂”,把很美的文章解释得支离破碎。 |
C.在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几乎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 |
D.与孔子相反,其自由与逍遥是庄子审美心理的最大特色,在此基础上,他通过现实世界为摹本,虚构和幻化出另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理想世界。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白莽并没有这么高慢,他曾到我的寓所来,但也不是因为我要求和他会面;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个素不相能的投稿者,会轻率的写信去叫他。 |
B.2010年过去了,2011年已经来到,我们年轻学生应该利用现在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否则等到岁不我与时我们会后悔莫及呀。 |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0年“嫦娥二号”奔月工程又成功实施……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
D.2010年10月8日,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评奖委员会不顾和平奖设立的宗旨,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在中国服刑的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的刘晓波,这种对中国内政干涉的行为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醴酪壳如红缯居安思危慷慨解囊 |
B.修茸弥足珍贵荒诞无稽嘘寒问暖 |
C.整饬偃扬啸歌老于世故却之不恭 |
D.委蛇蝇头微利春寒料悄厚重笃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