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仔细阅读下图及其说明,分析捕食作用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分析回答问题:
甲图为藻类种类与浜螺密度的关系。浜螺是潮间带常见的捕食者,吃多种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如浒苔。浒苔在与其它藻类的竞争中经常会占据优势,从而限制了其它种类的生长。乙图为具有岩石基底的潮间带无脊椎动物群落。该图表示了该群落的一些重要种类及其食物联系,其中石鳖、帽贝、贻贝、藤壶、龟足均以藻类为食。
(1)从甲图可以看出,随着浜螺密度增加,藻类的物种多样性提高,但如果浜螺的捕食压力超过一定程度,藻类的多样性又会降低。请分析这种变化可能的原因。
(2)我们把捕食压力按程度分成三个级别:高捕食压力(很难获得食物);中等捕食压力和低捕食压力(易获得食物)。你认为哪个级别的捕食压力会对物种的多样性最有利?这在生态系统管理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对你有何启示?
(3)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在具有岩石基底的潮间带群落,顶级食肉动物海星能否影响群落的结构。
某种植物叶片的形状由多对基因控制。一学生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圆形叶个体与另一圆形叶个体杂交,结果子代出现了条形叶个体,其比例为圆形叶:条形叶=13:3。就此结果,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观点一: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
观点二:该性状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需要再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
观点三:该形状的遗传不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可依次用A与a、B与b、D与d来表示相关基因):
(1)以上观点中明显错误的是 。
(2)观点一的同学认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3)观点二的同学认为条形叶是三对等位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且其双亲各含一对隐性纯合基因,则子代中条形叶的基因型是 ,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只写出其中一种类型)。
(4)就现有材料来验证观点二时,可将上述子代中的一株条形叶个体进行 ,若后代出现圆形叶:条形叶= ,则观点二有可能正确。
图甲是基因型为MmNn的某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细胞,其分裂过程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有______个DNA分子,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甲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M与M、n与n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M与N或M与n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_。
(4)若图乙为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请在图丙中画出与之同时形成的,另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的示意图,并标出相应的基因。
(5)若该相同基因型个体自由交配若干代后,其后代理论上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
|||
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 |
交配组合 |
F1表现型 |
|
A:30对亲本 |
红花×红花 |
36红花∶1白花 |
D:绿茎×紫茎 |
绿茎∶紫茎=1∶1 |
B:30对亲本 |
红花×白花 |
5红花∶1白花 |
E:紫茎自交 |
全为紫茎 |
C:30对亲本 |
白花×白花 |
全为白花 |
F:绿茎自交 |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____________。
下图甲是高等动物(2N=4)细胞分裂的6个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A~F中,一定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图像是________,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在同一个个体内进行的图像是________。
(2)A图像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图乙中D~E发生的现象叫________。
(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乙中的时间段是________,E~F段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
(5)图甲B中的染色体组有________个,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图像是____________。
说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请回答:
(1)花粉中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
(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________种类型。
(4)水稻的穗大(A)对穗小(a)为显性。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为________个体表现出穗大,需要进一步自交和选育,淘汰掉穗小的;按照这种自交→淘汰→选育的育种方法,理论上第n代种子中杂合子占显性性状的比例是__________。水稻的晚熟(B)对早熟(b)为显性,选择AABB和aabb亲本杂交,将F1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水稻中表现为大穗早熟的概率为_________,在这些大穗早熟植株中约有________是符合育种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