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冬虫夏草主要产于西藏、青海、云南和四川等地海拔3 000~5 000米的高山草甸上,具有十分奇特的生活史:在严寒的冬季,蝙蝠蛾幼虫蛰伏在潮湿而温暖的地里越冬时,受到名为虫草菌的麦角科真菌的感染。虫草菌以蝙蝠蛾幼虫的躯体为养料,不断生长新菌丝。渐渐地,蝙蝠蛾幼虫的躯体被消耗殆尽,只剩下躯壳,这便是“冬虫”。到了次年夏天,冰冻的土层开始消融,菌丝体也破壳而出,伸出一根圆棒一样的东西,藏在花草丛中,这就是所谓的“夏草”。
“冬虫夏草”的生长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认为:“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变化就是发展。”
试评析这一观点。

《人民日报》报道:河北省塞罕坝地区原本是京外的皇家园林所在地,山清水秀。但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森林的乱砍滥伐,生态不断恶化。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后,林场职工以造为主,造育结合,综合经营,永续利用,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营造人工林100多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到78%。目前,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逐步形成。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近年来,某市经济开发区先后拒绝了海内外高达两亿美元但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投资项目65个。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说:“巨额投资虽能暂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美好的环境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从表面上看,不建厂是个损失,但实际上会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美化人民生活空间,其经济效益是长远的。”
该市开发区的做法是如何体现辩证法思想的?

历史上,陕西省吴起县曾是一个林草丰美的地方。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以粮为纲”的政策导向,加之当地群众长期沿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大面积开荒种地和漫山放牧,掠夺式经营土地资源,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最近十几年来,当地把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走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生态目标与农民脱贫致富的和谐统一。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绿色现代化,是中国现实条件下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是符合人类、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规律,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哲学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