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方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任何运动又必须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上述两种观点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承认(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C.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
D.新旧事物有着根本不同的区别 |
2014年3月29日,习近平在法讲话中指出,中法两国在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法梦”。中法梦属于中法,也属于世界。这表明()
①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
②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一律平等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根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3 年 11 月 23 日,中国政府宣布划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划设防空识别区是濒海国家在非主权的国际空域为防范可能面临的空中威胁,保卫空防安全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①是我国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
②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及国际惯例
③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
④有利于我国在防空识别区有效行使管辖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14年5月20日—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简称亚信峰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此次峰会上中俄两国就安防与信息安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能源、军工航天等问题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取得丰富的积极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归结于()
A.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
B.中俄两国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
C.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
D.国家间的合作代替了冲突 |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世界负一个大责任。”这启示我们要( )
A.发展与世界各国睦邻友好和团结务实的关系 |
B.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立场 |
C.把维护各国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基本目标 |
D.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我国主张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各方应从维护地区稳定的大局出发,多做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的事情。我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态度和主张()
①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表明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③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④表明我国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