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           的结果。
(2)毒蛋白对人畜无害,但能使棉铃虫致死,从蛋白质的特性看,蛋白质具有   性。
(3)“转基因抗虫棉”抵抗害虫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可以表示为         
(4)“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         
(5)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6)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种现象来源于         
(7)题中“毒蛋白基因移入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含义是指                           
(8)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                 
(9)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      ,基因的“针线”是     ,基因的“运载工具”是        。
(10)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有利方面:            
有害方面: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部分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细胞甲的神经纤维膜外放置两根电极,并与一个灵敏电流计相连。如果在N处给予适宜的剌激,电流计指针的变化是
(2)图中激素B若能作用于细胞乙,说明该细胞存在。若细胞乙能支配肌细胞活动,细胞乙释放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体现了细胞膜的特点,释放的乙酰胆碱进入(填内环境成分),该递质与肌细胞膜上的特定分子结合后引起的现象是
(3)如果该图代表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 部分过程的示意图,细胞乙可能代表细胞,激素A为。当激素即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时,会反过来抑制细胞乙的活动。由此可知生物体内的稳态是由共同维持的。

小麦旗叶是小麦一生中抽出的最后一片叶,研究表明旗叶的生长发育能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科学工作者对小麦旗叶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因1表示小麦细胞在符定环境条件下的生理状态。

(1)总叶绿素含量通过影响 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气孔相对开放度则通过影响 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
(2)图1中叶肉细胞的生理状态是,与图 l所示生理状态相同的最可能是表中 (填发育时期)的叶肉细胞。
(3)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最好选择表中 (填发育时期)的旗叶为材料来进行,该时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 。研磨时加入少量 CaCO3的作用是
(4)研究人员认为,在小麦的灌浆过程中,小麦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叶提供。请补充完成以下科研实验设计思路,验证研究人员的认识。



2

①在小麦的灌浆期,将旗叶和其他叶片分别包在密闭的透明袋中,分别通人充足的14CO2 并始终保持25℃及给与合适的光照等条件。

②将小麦培养至籽粒成熟时期收获籽粒。
③检测小麦籽粒胚乳中 的含量并计算比例。如果 ,则证明科研人的认识是正确的。

Ⅰ、生物学家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发生增殖,该方法将给人们战胜很多疾病(如AIDS)带来希望。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 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所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

(1)图丙简单表示 HIV的化学组成,其中小分子a 到大分子A 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中。HIV进入人体后,在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不能特异性识别HIV免疫细 胞是()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浆细胞 E、效应T细胞 F、记忆细胞

(2)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 细胞陷阱”,从结构角度看原因是
(3)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
Ⅱ、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否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1)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列举两项)
(2)分组时应将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
(3)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
(4)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

下表统计了某生态系统内各相关物种之间食物的比例关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第二营养级以外,具有竞争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调査兔子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决定兔子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兔子同化能量的分配,请在图中虚线框内填上相应内容。

(5)该生态系统中,鹰同化1kJ能量至少需植物间接提供_________kJ能量|假如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按照表中食物比例,鹰同化1kJ能量需植物间接提供______kJ能量。

当今全球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
(1)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群的自动调控模型,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①该自动调控模型中右侧的调节机制为________,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于________变化起决定作用。
②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看出,灭鼠时若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含高残留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X的质量分数为0.003 mg/L,请分析说明:

①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种群有________。
②由上述表格,可以发现高残留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随着食物链的延长,浓度逐渐上升,这种现象被称为
(4)2011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于7月28日下午形成并两度升级为超强台风,从生成到结束给沿途多个地方带来严重创伤。下列有关灾后环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后当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降低
B.灾后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C.灾后恢复当地生态平衡的最好措施是大量引入不同物种
D.灾后当地居民应全部搬离原驻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