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政府一再伤害中国人民以及其他亚洲人民的感情。文部省通过了否定历史的“历史教科书”,日本首相多次参拜供奉有二战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陷入僵局。从哲学上看,日本政府的错误在于 …( )
A.知识结构不完善 |
B.运用了错误的思维方法 |
C.没有坚持发展的观点 |
D.否认了客观对主观的决定作用 |
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了廉价、清洁、方便和耐用的塑料袋,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被誉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在2002年塑料袋“百岁诞辰”之时,它因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被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现今,“远离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从“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塑料袋的命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总是不可预期的
④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灾害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灾害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灾害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们的弱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这说明
①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
③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坐电梯还是爬楼梯?开车还是走路?在一部分人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严肃的生活态度问题,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低碳”的生活方式。目前有许多“低碳达人”,正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改变,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社会生活环境。这表明
A.认识成为推动实践不断发展的动力 |
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能动的影响 |
C.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
D.不同生活态度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