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重要的指导方针。某乡政府接到上级有关部门指示:为加快水产养殖步伐,每村新开挖养鱼池塘不得少于10公顷。但该乡政府认为,本乡地势高,往年常旱,不适宜挖田养鱼。该乡政府又根据近两年市场对棉花、蔬菜的需求渐增的趋势,最后决定:改粮食、大豆、花生立体种植为粮食、棉花、蔬菜立体种植,全面拓宽浚深生产河道。当年旱情严重,新开挖修好的生产河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种植粮、棉、蔬菜的经济效益提高了。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该乡决策的正确性。
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报道,人民最关注的十大问题,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树立政府权威,位列其中。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
(1)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依据是什么?
(2)政府应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
“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这十二个字是对近年来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及其结果的真实写照。人们在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步伐,但也发现,还存在着征求公众意见信息宣传乏力、邀请公众参与方式单一、参与内容随意性强等缺陷。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
1)公民能够参与决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针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你认为国家应如何提高公众参与决策的热情,提升决策质量。
某县是种植西红柿大县,由于该地区西红柿价格连续四年上涨,价格已超过了每斤1.5元。今年农民种植面积猛增了1 000多亩。由于菜农只顾埋头种植,不问销路,坐地为商,结果吃了大亏,今年西红柿上市高峰期,出现了大批西红柿在市场上烂市的现象。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回答:该县西红柿烂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占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18.5%的GDP、8.4%的进出口总额的长江三角洲,近来,经济融合异常迅猛。然而,酷暑下的“电荒”无疑给一路高歌的长江三角洲经济泼了一瓢冷水,频繁出现的拉闸限电对这一地区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可见,基本建设的“瓶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
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应对“电荒”现象。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毒火腿”“注水肉”“劣质奶粉”“有毒粉丝”等事件接连被曝光和查处。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