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诚信”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崇尚“一言九鼎”“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是人生的命脉,是现代契约经济的核心。
(1)当前,人们对提高社会诚信的期待越来越高,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现在高考,考生在考试前都要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说明诚信的价值观念为什么会被全社会所推崇。
(2)有人说:“社会上种种缺失诚信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我自己守信是没有意义的。”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2008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作主题发言。他说,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各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世界上没有一条普适的政治发展道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选择并坚持符合自己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依据本国国情,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政治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科学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法院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
中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实质上与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是—致的?
2008年6月24日,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宴请了非洲法语国家议会友好人士访华考察团。翟隽表示,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双方于2000年共同创建的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2006年11月召开的论坛北京峰会后续行动,特别是中方对非务实合作8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他表示,邀请非洲法语国家议员考察团访华是北京峰会后续行动之一,必将为促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发挥积极作用。
多哥议员索加吉代表考察团成员表示,非洲国家衷心感谢中国长期以来为非洲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高度评价近年来中非各领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中非友好关系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考察团成员所属国家议会均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台湾问题以和平方式获得解决。
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我国与非洲建立和巩固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2)中非合作论坛是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
(3)中非双方各国应该怎样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
2007年8月3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1)“四尊重”的实质是什么?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人才强国战略的认识。
2007年6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此次对话会议的突出议题。胡锦涛在对话会上强调,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国际社会应树立新的利益观和合作模式,积极开展务实合作;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应完成《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愿继续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南南合作。
胡锦涛在对话会议上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阅明中国政府的立场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