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到1872年,(德国)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426千米,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与此同时,德国还大力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建设港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大规模的铁路修建给予采矿、冶金、煤炭和机器制造业以巨大的推动,促使德国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迅速建立起雄厚的经济基础,保证了其他行业的技术改造所需要的物资及装备,能够得到及时而充足的供应,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
早在工业革命的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组织成立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19世纪30年代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
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发展教育,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显著提高,文盲率降低到欧美各国的最低水平,还培养出一大批像西门子那样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获得了发电机、电炉、电车等一系列重大发明。到19世纪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英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请完成: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写一篇介绍德国工业革命的短文,内容应包括特点、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对德国经济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到明朝中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
——摘引自《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
材料二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肯定现实人生和尘世生活,追求个人幸福和世俗享乐。人文主义思想击碎了由来已久的神学统治一切的精神枷锁,肯定了个人的崇高和伟大,主张个人是自身命运的主宰。
——摘引自陈芝陈硕《浅谈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人文主义”理想》
材料三朱熹的“理”传入西方后,一直被欧洲哲学界看成是取代上帝的“纯粹理性”。……“中国儒生的宗教从来命运受无稽神话的糟蹋,也没有为政教之争和内战所玷污”。(伏尔泰)这分明是在为朱熹的“自然理论”即实质上的无神论唱赞歌了,并以此作为他在法国从事反封建、反教会的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
——摘引自张允熠《论朱熹哲学的世界历史意义》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兴起的背景。
(2)据材料二,说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主张及影响。
(3)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思想在东西方遭到不同境遇的原因。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二是对私人生活的侧重,三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
材料二这一千年(指中世纪)不是普遍野蛮状态所引起的简单的历史中断,而是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在那里有一个接一个的富有生命力的大民族的形成,有巨大的科技进步的曙光……
材料三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主战场。其中的三位斗士最引人注目,那就是伏尔秦、孟德斯鸠和卢梭。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伦理观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哪些历史事件直接推动了“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巨大的科技进步的曙光”指的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三位斗士”思想的共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材料四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3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2011年9月27日晚,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开幕式上演了《大哉孔子》,由序你是一团遥远的火、礼乐篇、仁爱篇、大同篇和尾声·千年孔子五个部分组成。在祭孔大典上,还颁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据悉,孔子文化节以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主旨,艺术地表现孔子集大成、释仁爱、求大同的思想精髓,彰显儒家思想生生不息的魅力,呼唤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的四幅图片的顺序,列举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分析今天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
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年是如何“尽夺藩镇之权”的?它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2)据材料二,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其主要职能是什么?设置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