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观点
A.肯定了人的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
B.否认了社会生活的客观性 |
C.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始者 |
D.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新春团拜会上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民的尊严”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
A.人民的尊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
B.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
C.政府工作重心正逐步转移 |
D.政府要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 )
A.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
B.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
C.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 |
D.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 |
2009年,广东全省性社会团体有138个承担政府委托,转移职能326项,有184个获得政府购买服务收入9820万元。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这表明:()
A.政府职能正逐步减少 |
B.政府职能正逐步市场化 |
C.社会组织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D.社会组织在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桥梁作用将会加强 |
近年来,广东省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发展。佛教界开展了“百寺扶千户”活动,道教界开展了“百观扶百家”活动,各宗教团体和某些宗教界积极捐资,扶持少数民族示范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说明在我国
A.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B.宗教团体成为了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
C.处理宗教关系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前提 |
D.信教群众可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
围绕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各地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有利于
A.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
B.提高党的依法行政的能力 |
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公民的根本利益 |
D.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机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