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讽刺。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道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
C.认识事物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
D.对同一对象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互联网时代,年俗文化也在变化。春节期间的微信“抢红包”把传统年俗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引发了人们对“红包文化”的进一步关注。这说明:
①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②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互联网发展剔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
④互联网应用为传统文化注人时代元素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古代男女比较流行的发型叫做“坠马髻”,因其式样如同骑马发髻坠落而得名。某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如下图)就是根据“坠马髻”设计的,纪念品一开始销售就引发了许多人探究的兴趣。这表明,要吸引人们接近博物院中那些原本被动等待参观的展品,可以:
A.保留习俗,复制那些“压箱底儿”的物品 |
B.继承传统,展陈艺术水平高的藏品 |
C.推陈出新,推出馆藏文物的衍生品 |
D.因时而变,穿戴融入时尚元素的服饰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用中国精神铸就文艺之魂,这就需要:
①创作出时代精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②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文艺,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
③弘扬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道教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坚持“行道立德、济世利人”。近代以来,其尊道贵德、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崇俭抑奢、上善若水、正己化人等思想理念,已从亚洲走向欧洲、美洲,在异国他乡彰显慈爱精神和对现实的关怀。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塑造人生
③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电视剧版《红高粱》塑造出一群争取“人的解放”、个性鲜明的人物,也蕴含了高密县的高梁情结和酒文化。作者莫言认为“结局九儿(女主人公)为保护抗日义勇军撤离,点燃酒坛与日本兵同归于尽的爆炸场面虽不科学,但符合艺术和审美。”该剧走红的原因是:
①挖掘文化潜力,繁荣文化市场②渲染独立精神,彰显爱国情怀
③依托大众传媒,侧重艺术要求④关注自由人性,符合观众心理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