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转化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②改变合成气中CO与H2的体积比,可以得到不同产物 ③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 ④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液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 ⑤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60℃时,NaCl溶液的pH<7,则溶液呈酸性 |
B.将pH=4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
C.常温下,CH3COOH分子可能存在于pH>7的碱性溶液中 |
D.相同温度下,1 mol·L-1氨水与0.5 mol·L-1氨水中c(OH-)之比是2∶1 |
冰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的水量变化的下列各曲线图中,正确的是
下列事实可以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0.1 mol/L的氨水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0.1 mol/L的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③在相同条件下,氨水的导电性比强碱溶液弱 ④氨水受热分解挥发出氨气 ⑤在氨水中存在NH3·H2O分子
A.①② | B.②③⑤ | C.③④ | D.②④ |
常温下,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 c(OH–)= c(CH3COOH)+c(H+) |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 +)>c(OH-) |
某蓄电池放电、充电时反应为:Fe + Ni2O3 +3H2OFe(OH)2 +2Ni(OH)2,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Fe为正极,Ni2O3为负极 |
B.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Fe(OH)2 +2e–→Fe+2OH– |
C.放电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Ni2O3 +3H2O+2e–→2Ni(HO)2 +2OH– |
D.该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是浸在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