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中:①制备Fe(OH)2,用胶头滴管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②制备氢气,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③分馏石油时,测量温度所用的温度计;④用乙醇制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⑤用水吸收氨气时的导气管;⑥向试管中的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仪器需插入液面下的有( )
A.①②④ | B.③⑤ | C.③⑤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
已知常温下可用Co2O3制备Cl2,反应前后存在六种微粒:Co2O3、H2O、Cl2、H+、Cl-和C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氧化产物为Cl2 |
B.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C.若有3 mol H2O生成,则反应中有2 mol电子转移 |
D.当该反应生成2.24 L Cl2(标准状况)时,反应中有0.1 mol电子转移 |
已知二氯化二硫(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它易与水反应:2S2Cl2+2H2O=4HCl+SO2↑+3S↓。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S2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1 |
C.每生成1 mol SO2转移4 mol电子 |
D.H2O作还原剂 |
已知: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MnO2+4HClMnCl2+Cl2↑+2H2O。其中KMnO4和一般浓度的盐酸即可反应,K2Cr2O7需和较浓盐酸(>6 mol·L-1)反应,MnO2需和浓盐酸(>8 mol·L-1)反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B.生成1 mol Cl2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
C.盐酸浓度越大,Cl-的还原性越强 |
D.氧化性:KMnO4>K2Cr2O7>Cl2>MnO2 |
根据下列反应,可以判断有关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Cl2+2KI=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
④H2S+I2=S↓+2HI
A.H2S>I2>Fe3+>Cl2 | B.Cl2>Fe3+>I2>S |
C.Fe3+>Cl2>H2S>I2 | D.Cl2>I2>Fe3+>H2S |
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Ⅰ);5Cl2+I2+6H2O=10HCl+2HIO3(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Ⅰ中HCl是氧化剂 |
B.反应Ⅱ中Cl2发生氧化反应 |
C.还原性:CoCl2>HCl>I2 |
D.氧化性:Co2O3>Cl2>HIO3 |